【小學科學科】科學科教欣賞國家航天成就 小六提早學用顯微鏡

社會

發布時間: 2023/11/14 21:50

最後更新: 2023/11/15 09:00

分享:

分享:

教育局今(15日)發布小學科學科課程框架擬定稿。(資料圖片)

從小學常識科分拆出來的「科學科」課程框架今日(14日)率先出爐,新科佔小學6年總課時至少7%,目標培養學生對科學興趣,新增學習目標包括讓學生欣賞國家航天創科發展成就,學生須意識到科學和科技發展對國安的重要性,並提早讓小六級學生學習用顯微鏡等。有專責委員會成員認為有需要讓學生多認識較近距離的國家航天科技,亦有校長盼達致平衡認識國家及國際科技。

最新影片推介

教育局今發布《科學(小一至小六)課程框架(擬定稿)》,提及開設小學科學科緣由為配合國家「科教興國」方向,從小啟迪學生的創意和科學潛能。4大範疇依次為「生命與環境」(佔30%課時)、「物質、能量和變化」(佔30%)、「地球與太空」(佔15%)及「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佔15%),以及10%彈性課時,共涉15個主題及39課題。

範疇4涉及增加最多國教元素,以「國家和世界航天科技發展」課題為例,局方要求小四學生「應能」知道國家「一些航天員事迹和貢獻」、欣賞國家的航天科技發展貢獻,建議學生「觀看國家航天員訪問片段或文章」;小六學生則應能關注國家在太空探索和航天科技的重要成就,例如天宮空間站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及「意識到航天科技發展對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倡學生蒐集國家和世界在太空探索和航天科技的重要成就,以及有關香港參與國家航天科技發展的資料。

以往在初中科學科課程才涉獵使用顯微鏡;小學科學科已提早加入「顯微鏡下的世界」主題,要求小六生應能「知道細胞是生物的基本單位」、使用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細胞及比較兩者異同,仔細至分辦細胞有沒有細胞壁及葉綠體;建議活動包括使用便攜式顯微鏡進行戶外考察,以及簡單繪畫動植物細胞結構等。

新科將於2024/25學年試行、2025/26學年於小一及小四起逐步推行,全港小學將於明年3月底前獲發35萬元起動科目津貼,教育局亦將於明年初推出在職教師培訓課程,完成者可獲發證書,局方保證預留足夠名額讓全港學校有足夠已完成培訓的科主任和教師教授新科。局方亦就課程框架及支援措施展開諮詢,學校問卷於12月18日截止提交。

新科課程專責委員會成員、小學校長蔡世鴻形容,科目具備水、電和空氣等常識科主線,更「拉闊」探究學習時間;他亦強調有需要加入國民教育元素,指國家航天科技較貼近港生,盼下一代日後有份參與國家航天科技發展;至於使用顯微鏡有助學生感覺「變身科學家」,相信能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科學興趣。

津貼小學議會署理主席蘇炳輝認同學生需學習國家航天發展,並希望學生同時了解到國際水平,以免成為井底之蛙;他亦指新科需持續發展,倡局方開科後再提供津貼支援。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馮琪雅